中國一手把持電動車(EV)的電池金屬供應,據悉近來陸企大幅提高了鋰、鈷、鎳的價錢,迫使南韓三大電池廠LG新能源(LG Energy Solution)、SK On、Samsung SDI漲價因應。韓國業界掛心,韓企可能會喪失價錢競爭力,讓陸廠乘隙出面。
韓國經濟威力彩獎金日報、BusinessKorea 27日新聞,截至12月23日為止,鋰現貨價為今彩539彩券複式投注每公斤人民幣230 5元;和上年底的人幣4威力彩各獎項獎金4元比擬,價錢飆升5倍。已往一個月來,鋰現貨價噴高24 3%、奔至空前新高。鋰是製造鋰電池正極的要害原料,因為陸廠主掌鋰市,此種金屬以人幣計價、而非美元計價。
另有,12月23日為止,鈷價升至每噸70,205美元、為3539參賽規則年新高。上個月鎳價升至每噸20,000美元、創7年新高。
電池原料價錢漲不斷,下個月起LG新能源的圓柱狀電池,價錢將上調10%,為刮刮樂兌獎該公司的圓柱狀電池初次顯露雙位數的漲幅。Samsung SDI的圓柱狀電池,價錢已經在11月調高8%。
只管中國並非電池質料的生產大國,卻靠著獨霸此一領域的加工行業,握有呼風喚雨的權利。韓國電池廠高層說:「要是陸廠提高原物料價錢,我們別無抉擇只能跟進,會減弱我們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」。南韓電池三雄支配了40%的電動車電池市場。
依據業界數據,中國包攬了環球60%的鋰加工、35%鎳加工、65%鈷加工。業界人士說:「假如中國像中斷稀土出口一樣,休止供應電池的加工原料,不但韓廠會陷入逆境,環球電池業者都難逃劫運」。
稀土後的另一王牌!專家:陸恐限制鈷供應 對付他國
鈷是電動車電池的主要原料,可能是繼稀土之後,中國另一個對付其他國家的器具。專家指出,中國管理環球6成的鈷供應,要是北京與哪國反目,可能會限制鈷供應作為報復。
韓國先驅報4月19日新聞,剛果是鈷礦生產的龍頭大國,2024年環球7成以上的鈷出自剛果,並且該國14大鈷礦商中,有8家為中資持有,佔該國鈷產量的快要各半。中國堅牢支配剛果鈷礦,讓北京能操控環球60%的鈷供應。不但如此,經濟配合暨成長結構(OECD)2024年匯報指出,環球生產的鈷,有80%由中國加工。
對南韓來說,此種局勢令人憂心。中國可以優先供貨給陸廠寧德時代和比亞迪,這會打壓韓國三大電動車電池廠的成長,包含有LG新能源(LG Energy Solution)、Samsung SDI、SK Innovation。
專家也以為,萬一兩國關係惡化,中國會拿鈷當戰器對付南韓,一如中國在2024年限制稀土出口報復日本。Hyundai Research Institute資深研討員Han Jae-jin說:「中國肯定有自動權,也有本事動搖(鈷)供給鏈,一如該國對稀土所做,不過此刻不是採取舉動的好機會」。他說,要是南韓在美中貿易戰中,和美國站在同一邊,中國可能會緊縮鈷供應,作為制裁南韓的外交王牌。